攝於三藩市 Valley Fair Apple Store@美國
跟朋友談起蘋果電腦時,他們都不約而同認為蘋果電腦是具備豐富電腦知識的人才會使用。這一點常常令我覺得大惑不解,因為對電腦不熟悉的人才應該更能體會蘋果電腦提供人性化界面的好處!
思前想後,終於讓我理出一點頭緒。
頭緒一:影響不大
對電腦不熟悉的人使用電腦不多,倚賴不強,不用電腦對他們影響不大。在使用視窗系統(Windows)遇到問題的時候,要不就找朋友幫忙,要不就乾脆關機不理,不會花時間去處理技術問題,所以他們不一定對視窗系統的惱人問題有太深的感受。
可是對於熟悉電腦的人來說,電腦是處理大量不同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他們不得不解決各樣使用上的技術問題,所以花的時間既多,就更能體會蘋果電腦無需花大量時間做技術支援的好處。
頭緒二:本該如此
視窗系統讓對電腦不熟悉的人產生一個錯覺,以為電腦都是「非人設計」,必須具備專門知識才能使用。蘋果電腦也就是跟視窗系統差不多的貨色,所以不試也罷。
熟悉電腦的人在享受過蘋果電腦的好處之後,發現使用蘋果電腦能讓他們更專心於想做的事,而不用花那麼多精神處理技術問題,不用多少時間就會愛上它。
頭緒三:失去敏感度,忍耐成自然
長期使用視窗系統讓人失去對電腦系統親和力(user-friendiness)的敏感度和期望。微軟(Microsoft)在潛移默化、降低用家期望及提升用家忍耐度方面確實創造了業界奇蹟!它竟然能讓花錢買軟件的人覺得軟件有問題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不去反問為甚麼微軟竟敢把測試版(Beta)的軟件送到貨架上擺賣!反正身邊人人都是這樣受罪,也就慢慢的忍耐成自然。
熟悉電腦的人發現原來電腦可以又穩定又可靠,就會問自己為甚麼還要受視窗系統的氣!
頭緒四:價格高昂
對電腦不熟悉的人一般會認為蘋果電腦比較貴,所以使用上不合算。如無特別需用,無需花錢買貴貨。
熟悉電腦的人發現原來電腦隨附的軟件已經可以處理大部分的工作,又不用花時間精神處理技術問題,整體使用成本(Total cost)大幅降低,自然明白視窗系統的隱藏成本和整體使用成本要比蘋果電腦大得多!
歸納出以上的四項頭緒後,總算明白多了一些問題所在。
作為一個「腦齡」接近三十年的人,跟視窗和蘋果都走過不少路。相比兩者,蘋果電腦融入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我最好的生活伙伴(而不是如何用電腦),而且讓我能專注於我想做的工作上(而不是不停鍛鍊技術能力來應付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
科技應該成為幫助,而不是負擔!